首页

宝儿女主高跟踩踏男奴贱根

时间:2025-05-29 09:01:19 作者:中方是否通过外交渠道与美方就学生签证问题进行沟通?外交部回应 浏览量:25440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题: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助力建设健康中国——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改革成效如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问: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我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是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我国颁布首部中医药法,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各地各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一系列中医药领域重大的政策、工程、规划和改革举措。

  二是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已设置中医馆4.17万个,超过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约有9.3万个,总诊疗量达15.4亿人次。

  三是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通过科研筛选出“三药三方”,为抗击新冠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遴选并发布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00项适宜技术和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组建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依托该中心等搭建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成功被认证为世界卫生组织一级注册机构。建设形成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立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周期性表彰奖励机制。

  四是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建设30个较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问:落实全会《决定》部署,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还需在哪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推动建立起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政策法规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改革任务:

  一是发挥好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局性改革协同推进,鼓励支持在中医药服务模式、人才发展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大胆试验。

  二是健全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深入推动中医药融入医改各项政策。不断健全鼓励中医药服务供给和使用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制度设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四是深化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青年岐黄学者等人才培养项目和创新团队、重点学科等建设,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在促进各类人才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上下更大功夫。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中医药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围绕产业全链条全环节,推出一揽子创新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着力把中药产业打造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更好发挥特色优势

  问: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如何更好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提升就医获得感?

  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解决14亿多人口的健康问题,有力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挑战,必须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彰显和放大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

  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国家中医药局将着眼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立足于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始终把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作为主攻方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

  我们把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作为重点,统筹优质资源提质扩容和补齐服务短板,加大力度建设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推进重大疑难杂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遴选62家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试点和建设单位,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问:如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答: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中医中药协同发展。中药产业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具有独特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其仍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链条长,统筹协调难度大;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组成成分多样,作用机制复杂,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策支持,加大科研创新投入,聚焦中医优势病种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快推进中药新药研发,提升质量,提高疗效,更好满足群众临床用药的需求。

  未来,我们将重点围绕解决影响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优势资源重组,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产业体系,促进中药产业集群发展,以创新优质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中药产业提升,更好发展“中国药”。

  充分挖掘释放中医药文化价值

  问:中医药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如何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答: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钥匙”,中医药深刻表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杰出代表。

  充分挖掘释放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特色篇章,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未来,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具体而言,要充分挖掘释放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深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要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服务平台等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影响力。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在2023年上海浦东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一造谣团伙以“标题党”“震惊体”方式,恶意编造炒作了一系列诸如“女孩父亲系继父”“女孩被带往温州”等谣言,并通过批量注册网络账号,进一步转发炒作,阅读量超百万,而该团伙仅通过炒作这一事件的谣言就非法获利4万余元。

中国煤炭大市鄂尔多斯:搭围棋“新赛道”,扬别样名气

在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方面,云南成立云南省澜湄区域共性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成澜湄区域标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收录标准题录166.71万条、标准文本62.96万项;开展防水卷材等3项中国建材标准的适应性研究,并转化为老挝国家标准;《滇黄精种子和种苗分级》等4项云南省地方标准被老挝等同采用;采用《橡胶园资源质量调查评价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省农垦集团完成缅甸、老挝30万亩橡胶园的质量调查,并按照中国标准种植橡胶近13万亩。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跨境电商激发了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这对吉林振兴发展至关重要,吉林要利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的服务企业,同时,也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发展,把当地优势产业的潜力挖掘出来。(完)

专家:国际组织需改革,新兴市场国家和私营部门应有更多话语权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德国政商界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神舟十七号搜救回收任务采取“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搜救模式。演练中,由北京中心通报返回舱落点坐标,着陆场各系统密切协同,10余支搜救力量,5架直升机,指挥车、搜索车、医监医救车、处置车等近百台车辆装备,分多路向落点机动。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快速确定返回舱落点,精准降落在返回舱周围,迅速按程序进行相关处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